鲁凯泽,穆里尔

鲁凯泽,穆里尔 : 女诗人。生于纽约市。她曾在哥伦比亚大学等校就读,曾任世界笔会美国分会主席(1975—1976)。她的诗因袭了迪金森开创的、普拉思发展了的妇女诗歌传统,写悲观绝望主题,但她的诗歌写作题材又大大超过了这一范围,涉及到生活的许多领域,从孩子当理发员到“自杀的魔力”,无所不包。第一部诗集《飞行理论》(1935)写罗斯福空军学院题材。《美国第一》(1938)揭示了美国三十年代的社会激情,说明作者对当时工人阶级受剥削的情形了如指掌。其他诗作还有《调向风》(1939)、《威克岛》(1942)、《看得见的野兽》(1944)、《绿色的浪花》(1948)、《复苏的躯体》(1958 )、《火红的睡莲》(1962)、《大门》(1976 )和《诗集》(1979)等。鲁凯泽的其他著作中,《诗的生命力》(1949)论述了写诗的广泛社会目的和它跟科学的关系。

为您推荐

萨克勒,霍华德

萨克勒,霍华德 : 剧作家。生于纽约市。他当过导演,写过电影剧本,1954年获马克斯韦尔·安德森奖和芝加哥西格尔奖。萨克勒的代表作是1967年上演的 《为白人拿冠军的拳击高手》,1968年出版,翌年获普利策奖。该剧本以美国..

鲁尼恩,达蒙

鲁尼恩,达蒙 : 短篇小说家。生于堪萨斯州,在科罗拉多长大。他十四岁时开始为当地报纸撰稿,1898年参加了美西战争,回国后当了记者,后来又做了战地记者。鲁尼恩在纽约好逛酒吧间,跟下层人接触。他的小说主要写大城市题材..

萨尔顿,梅

萨尔顿,梅 : 女小说家、诗人。生于比利时。她是随来哈佛大学任教的父亲来到美国的,后来成为美国公民。萨尔顿的诗多写个人经历和抽象题材,主要诗集有《四月的奇遇》(1937)、《狮子和玫瑰》(1948)、《静悄悄的大地》(19..

旧金山诗人

塞林格,J. D.

塞林格,J. D. : 小说家。生于纽约市。曾在瓦利福奇军事学院学习,后在纽约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就读。1940年开始创作,常向《纽约人》投稿。他曾在《小说》杂志著名编辑威特·伯尼特的短篇小说写作课上学习过。《年轻人》..

萨罗扬,威廉

萨罗扬,威廉 : 剧作家、小说家。生于加利福尼亚州一个移民家庭,幼年成为孤儿,十二岁辍学,干过送电报的差事,1926年在旧金山邮电局工作,1942年在纽约市创建萨罗扬剧院,并任导演,1961年任大学驻校作家。萨罗扬十三岁开始..

桑塔亚那,乔治

桑塔亚那,乔治 : 诗人、哲学家。生于西班牙一个天主教徒家庭,八岁时去美国。在哈佛大学就读时曾得到威廉·詹姆斯的指导和教诲,后留校任教达二十五年之久,1912年返回欧洲定居。《十四行诗及其他》(1894)的出版标志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