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安着。福建人民出版社1989年2月版。12.6万字。根据作者亲身经历和见闻写成。1932年秋,入闽主力红军转战江西,为保卫闽西苏区,福建党组织发动群众组建地方武装红九团。从1934年春起,红九团指战员在福建连城、漳平等地进行上百次战斗,牵制敌人,减轻了中央苏区的压力,为主力红军的战略转移赢得了时间。3年游击战争期间,红九团坚持闽西对敌斗争,在与红三团会师后驰骋闽粤边,威慑敌胆。1938年春,红九团编入新四军序列,踏上北上抗日的征程。
《忆红九团》
《忆红九团》:
李德安着。福建人民出版社1989年2月版。12.6万字。根据作者亲身经历和见闻写成。1932年秋,入闽主力红军转战江西,为保卫闽西苏区,福建党组织发动群众组建地方武装红九团。从1934年春起,红九团指战员在福建连城、漳平等地进行上百次战斗,牵制敌人,减轻了中央苏区的压力,为主力红军的战略转移赢得了时间。3年游击战争期间,红九团坚持闽西对敌斗争,在与红三团会师后驰骋闽粤边,威慑敌胆。1938年春,红九团编入新四军序列,踏上北上抗日的征程。
《雄师百战》:《雄师百战》编写组编。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年8月版。32.3万字。中国人民解放军一支劲旅在解放战争中,从苏中初战到鏖战鲁南,从莱芜克敌至孟良崮大捷,继而转战豫皖苏地区,决战淮海,强渡长江,进军杭州,解放上海,先后..
《一代劲旅》:《一代劲旅》编写组着。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6月版。26万字。新四军一师三旅七团战斗生活回忆文集。共收59篇文章。作者都是当年七团的将士,所写均为亲身经历。从不同侧面记述了七团从闽浙赣红军游击队..
《肖像画画廊》:杨国宇等编。百花文艺出版社1989年7月版。30万字。是刘邓大军老战士作品集第二卷。收入陈赓、李德生、黎克明、万海亭、陆柱国、徐怀中等20余位刘邓大军指战员的自传和传记文章。记述了一大批中高级指..
《国殇》:周梅森着。花城出版社1988年8月版。32万字。收入中篇小说4篇。描写国民党军旅生活。渗透着浓重的人类意识和哲理意味。《国殇》以一场血战为背景写活了一段悲壮的历史;《军歌》浓墨重彩地描绘了一场发生在日军..
《第七圈第二环的两个女人》:陈放着。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8年9月版。31万字。“希望文学丛书”之一。小说集,收入3部中篇小说、7部短篇小说。多数作品描写知识分子命运。《第七圈第二环的两个女人》采用爱情、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