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上海沉没》

《大上海沉没》:

俞天白着。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8月版。44.6万字。写上海吉庆里36号8户人家的故事。旧上海“白相人”何茂源借女儿小纹与“阿乡”吕伯昕的婚姻企图诸方面牟利。游葆真千方百计想从外地调回上海,他姐夫、冶金设备厂厂长符锡九雄心勃勃搞改革,在并厂活动中却碰了壁。昔日上海工业巨子符燏老先生尖锐指出阻碍上海发展的封闭文化心态。沙培民自胶东随部队挤入上海,竟看不起女婿简志君是乡下来的;女儿沙爱琴背着他去舞厅、茶座唱流行歌曲;小报记者刘敦认为,沙培民从“老革命”变成了“新贵族”。青年银行家裴鸿翔试图改革旧的金融体制,重整大上海金融事业。作品展示出中国最大的都会这个“千面女郎”斑驳陆离、多彩多姿的社会风貌和众生相,透视出大上海所患的“衰弱巨人综合症”,刻画了鲜活丰满的人物群像。

为您推荐

《上海女性》

《上海女性》:王晓玉着。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2月版。20.6万字。收作者1988年至1990年发表的3篇系列性中篇小说:《阿花》,《阿真》,《阿惠》。主人公都是上海滩上的女强人。她们面对爱情、事业方面的种种挫折、困难,不低头,..

《上海人在东京》

《上海人在东京》:樊祥达着。作家出版社1992年9月版。21.5万字。以纪实笔法描绘自费留学日本的上海人在东京的生活真相。主人公祝月原是上海一家报社的记者,在出国大潮的裹挟下,抛妇别子,负债累累,只身来到东京,名为留学,实则..

《上海滩》

《上海滩》:胡考着。花城出版社1982年6月版。48.5万字。描写30年代初期旧上海的3个家庭——大学教授王汉昌一家、酱园弄彭老太爷一家、彭老太爷元配所生长子彭鹤龄一家的不同生活和矛盾纠葛,反映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上海滩..

《上海舞女》

《上海十年文学选集·戏曲剧本选》

《上海十年文学选集·戏曲剧本选》:上海十年文学选集编辑委员会编。上海文艺出版社1960年2月版。70.5万字。2册。收自1949年至1959年间上海地区剧作者的戏曲作品17部:沪剧《罗汉钱》、《黄浦怒潮》、《星星之火》、《争..

《上海十年文学选集·曲艺选》

《上海十年文学选集·曲艺选》:上海十年文学选集编辑委员会编。上海文艺出版社1960年3月版。42.3万字。收自1949年至1959年间上海地区曲艺作者创作、整理的曲艺作品32个。包括《抗美援朝保家邦》、《新木兰辞》等6首弹..

《中国上海笔会中心作晶集(第一辑)》

《中国上海笔会中心作晶集(第一辑)》:巴金等着。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年12月英文版。30万字。收入巴金等21位笔会成员40年代到80年代之间创作的数十篇作品。其中散文特写部分收有巴金的《怀念萧珊》、于伶的《缅怀郑伯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