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川着。百花文艺出版社1992年1月版。22万字。从人类社会生活角度,从对于历代西方体验美学的扬弃中,深入地阐释了马克思主义的审美体验理论的内涵。分4编。分别探讨审美体验与美学、审美体验与美、审美体验与艺术、审美体验与原型等课题,全面剖析了审美意识、审美体验和审美创造等各个领域的见解。收入“心理美学丛书”。
《审美体验论》
《审美体验论》:
王一川着。百花文艺出版社1992年1月版。22万字。从人类社会生活角度,从对于历代西方体验美学的扬弃中,深入地阐释了马克思主义的审美体验理论的内涵。分4编。分别探讨审美体验与美学、审美体验与美、审美体验与艺术、审美体验与原型等课题,全面剖析了审美意识、审美体验和审美创造等各个领域的见解。收入“心理美学丛书”。
《文学创作与审美心理》:董小玉着。四川教育出版社1992年12月版。30万字。共8章。从审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主体创作活动的心理过程,揭示文学创作的基本规律。认为文学创作是一条在人类文化心理水平上展开的绵绵不断的艺..
《审美形态的立体观照》:张首映着。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6月版。28.3万字。分3编。第一编审美形态的立体观照,包括审美学框架的立体显映,美的规定性辨析,美的本质的两极运动,雅的本质与特征,崇高的本质与特征,自然美的意象与..
《文学·艺术·审美》:赵元三着。辽宁人民出版社1983年12月版。21.4万字。以文学、艺术、审美为中心,针对青年的思想实际,讲述20个问题,涉及小说、诗歌、绘画、音乐、舞蹈、电影、摄影、戏剧、书法、杂技、集邮、工艺美术..
《文化冲突与审美选择》:副名: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的文化分析。杨义着。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9月版。20万字。从文化分析入手,宏观描述20世纪中国小说在东西方文化碰撞中的价值取向与审美选择。全书15章,分别以清末民初、五..
《中国古典小说人物审美论》:啸马着。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9月版。21万字。共10章,分别就神话、志怪小说、志人小说、传奇、话本小说与拟话本小说、文言短篇小说以及长篇白话小说的人物形象进行典型性、艺术性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