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名:认识胡适。沈卫威着。河南大学出版社1991年9月版。14万字。共收论文9篇。前4篇通过对胡适与鲁迅、茅盾在心理性格、生活环境和经历等方面的比较,揭示胡适在生、恋、死这人生三大重要阶段的思想行为,由此显现胡适的文化素质、独特个性和人格价值,并力图透过胡适展示他那一个时代。后5篇的题目是《胡适婚恋的心路历程》、《再谈胡适与曹珮声的关系》、《胡适的小儿子思杜之死》、《胡适治学方法论平议》、《新时期胡适文学研究述评》。
《文化·心态·人格》
《文化·心态·人格》:
副名:认识胡适。沈卫威着。河南大学出版社1991年9月版。14万字。共收论文9篇。前4篇通过对胡适与鲁迅、茅盾在心理性格、生活环境和经历等方面的比较,揭示胡适在生、恋、死这人生三大重要阶段的思想行为,由此显现胡适的文化素质、独特个性和人格价值,并力图透过胡适展示他那一个时代。后5篇的题目是《胡适婚恋的心路历程》、《再谈胡适与曹珮声的关系》、《胡适的小儿子思杜之死》、《胡适治学方法论平议》、《新时期胡适文学研究述评》。
《楚辞文化》:萧兵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12月版。41.4万字。探讨有关《楚辞》与民俗文化的关系,指出楚文化、楚辞文化是一种有本土基础的多元文化。作者用“西源东流,南下北承”概括楚辞文化的演化脉络,认为楚王族..
《楚辞的文化破译》:副名:一个微宏观互渗的研究。萧兵着。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11月版。90.6万字。本书企图以学科的方法从整体上把握和发现楚辞各篇的深层涵义与文化背景,并破译其有关民俗神话的疑难或秘密。全书共4部分..
《中国诗学与传统文化精神》:韩经太着。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1月版。33万字。分上、下篇。上篇4章,从感应特质、主体精神、语言创造、价值判断等方面探讨中国古代诗歌的本体形态;下篇4章,从儒释道等文化意识在诗歌创作中..
《老舍与中国文化观念》:宋永毅着。学林出版社1988年7月版。34万字。把老舍置于中国文化的大背景下,广泛涉猎了老舍与西方文化、与满族民间文化、与宗教文化、与文人文化、与北平士大夫文化、与中国性文化、食文化等十..
《中国文化的精英》:副名:太阳英雄神话比较研究。萧兵着。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5月版。71万字。分5个部分。第一篇射手英雄:感生与化身;第二篇弃子英雄:磨练与考验;第三篇除害英雄:异禀和勋迹;第四篇治水英雄:抗灾与救世;第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