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上帝之国

[圣经]上帝之国:“上帝之国”为耶稣教义的中心,与“天国”(KingdomofHeaven)说法相同。《旧约》中没有“上帝之国”的说法,但在很古的时候,人们认为,离开了以色列地盘即离开了上帝的保护。后来的先知们改变了这种信仰,宣称上帝乃万民之上帝,不仅限于耶路撒冷圣殿或其他任何地理位置。巴比伦流放巩固了这个观念,即上帝之国不等同于以色列国,即使在流放期间,上帝仍与他们同在。随着一神教在以色列民族中的巩固,上帝是宇宙之王,永恒之王,上帝国是“统管一切”的“永恒的王国”的观念也得以巩固。
在福音书中,耶稣将天国描述成人的生命动力,并非一个地理实体。天国与上帝通过耶稣所表现的行为息息相关,因此,理解耶稣即理解上帝之国。进入上帝之国的观念也不再局限于犹太模式。天国向全体人民开放。感受天国的存在乃今世之事,但今世的感受并非全部内容,因为上帝既是今世也是永恒。所以天国应既看作是今生现实,又看作是未来光辉的顶点。
上帝之国与教会不能等同。上帝之国是上帝在人们心中的统治,而教会只是教徒们为祭拜、证明宗教信仰或执行宗教使命而建立的人间组织。教会的任务是宣布天国的到来。
对于天国的现在与将来有着许多争论。耶稣是在号召人们为末日作准备,还是号召人们在今生过一种新生活?《旧约》认为,天国完全是未来之事,并非今生现实。但《新约》却认为,天国既是今生现实也是未来现实。上帝通过耶稣为今世的人们作出榜样,人们按照耶稣生活的新准则生活,天国即成现实。相信天国是今生现实的基督教徒最重要的道德准则是“爱”。因为今生对上帝的行为作何反响与来世是否能进入天国密切相关。
耶稣复活之后的40天,屡次向使徒现身,给他们讲解天国之事,宣布上帝之国的到来因此成为教会的中心任务。

为您推荐

上帝遗弃的孤儿

上帝遗弃的孤儿 : 南非长篇小说。萨拉贺·格尔鲁达·米林著。1924年出版,后被译成法、德、意、日、俄等10几种文字在各国出版。萨拉贺·格尔鲁达·米林(MillinSarah Gertrude, 1889— )南非英语小说作家、传记作家、..

上帝是座坚实的城堡 [德国]路德

出版时间:2009-12 上帝是座坚实的城堡 [德国]路德 : 上帝是座坚实的城堡 稳固的防御,有力的武器 他助我们摆脱困扰 我们的一切苦疾 那凶恶的宿敌 如今认真严肃 力量强劲、奸诈虚伪 是其恐怖的装备 世上无人能..

[圣经]上帝的儿女

[圣经]上帝的儿女:基督教徒称上帝为在天之父,出于对他的爱和信任,自称为上帝的儿女。以后特别用来称呼那些待人宽厚,助人为乐,行为高尚,具有上帝美德的人。《旧约·圣经》中以色列人认为只有自己才是上帝的儿女;《新约..

[圣经]上帝的愤怒

[圣经]上帝的接纳

[圣经]上帝的接纳:亦称“上帝的悦纳”。争取“上帝的接纳”是犹太教徒和基督教徒信仰的重要内容之一。“接纳”包括:1.上帝对人类行善、崇拜、祷告和祭祀的悦纳;2.人类听从上帝的话,就能得到保佑;3.相信上帝派来的使者,..

[圣经]上帝的仆人

[圣经]上帝的仆人:《以赛亚书》第53章对“仆人”有详细的描述。他受苦受难,为人承担罪孽,直到死也不为人所理解。《圣经》中曾用“仆人”称呼以色列始祖摩西、撒母耳及大卫等,也曾用该词语指整个以色列民族。仆人指上..

[圣经]上帝的形象

[圣经]上帝的形象:此语常用来形容上帝与人类的关系。《创世记》中说“上帝说:‘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象,按着我们的式样造人’”。“上帝就照着自己的形象造人:上帝照着自己的形象造了男人,也造了女人”。“形象”一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