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26我是好牧人,……我愿意为羊舍弃生命。
[圣经]好牧人
[圣经]好牧人:(源)《约翰福音》第10章1至18节。(典)耶稣对犹太人说:“我郑重地告诉你们,那不从大门进羊圈,而是爬栏杆的人,总是窃贼和强盗。那从大门进入羊圈的人,才是~。看门人为他开门,羊也听得出他的声音。他按名字呼唤自己的羊,把它们领出来;他领出自己的羊,走在他们前面;他的羊紧随其后,因为它们听得出他的声音。但它们若遇到陌生人,就不会跟随,反要逃避,因为它们不认得陌生人的声音。”耶稣把这些比喻告诉他们,他们却不明白其中的含义。耶稣又对他们说:“我郑重地告诉你们,我就是羊圈的大门。在我之前来的人都是窃贼和强盗,羊不会听从他们。我是大门,凡从我进来的,必得安全,而且能方向明确,找到草场。盗贼进来,无非是偷窃、杀害和毁坏;而我到来,却是使羊获得新生,获得丰丰富富的生命。我是~,~愿意为羊舍弃生命。那作雇工的不是牧人,羊不是他自己的,他看见豺狼来了,就会弃羊而逃。豺狼抓住羊,把羊群驱散;雇工只顾逃命,因为他只是雇工,并不顾念羊。我是~。我认识我的羊,我的羊也认识我,正如父亲认识我,我也认识父亲一样。我愿意为羊舍弃生命。我还有其它羊不在这羊圈里,我必须把它们也领来。它们会听到我的声音,它们将合成一群,属于同一个牧人。父亲爱我,因为我愿意牺性生命,从而得到新的生命。没有人能夺走我的生命,我舍弃它本是自愿牺牲。我有权舍弃它,也有权再获取它,或弃或取都取决于我父亲的命令。”(释)~是耶稣的一篇诗体演说辞,运用牧人放牧羊群的生动比喻,论述了耶稣和信徒之间的亲密关系。据载,耶稣传道时经常遭到法利赛人和撤都该人的诘问和攻击,这时,他总是当仁不让地驳斥他们,~便具有论战性质。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是当时犹太教的两派,都属于贵族,对下层信徒漠不关心,对耶稣的传教抱敌视态度。耶稣在~中暗示他们是“陌生人”和“雇工”,毫不顾念信徒,信徒也不追随他们;相反,耶稣对信徒却有深沉的爱心,是“愿意为羊舍弃生命”的~。后世教会把信徒喻为羊群,把教职人员称为牧师,便溯源于此。
图26我是好牧人,……我愿意为羊舍弃生命。
图26我是好牧人,……我愿意为羊舍弃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