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战国至秦汉间讲礼文章的选集。儒家经典之一。相传为西汉戴圣所编。戴圣字次君,梁郡(今河南商丘)人,曾任九江太守,与叔父戴德一起学礼于后仓,宣帝时为博士。孔子死后,门徒“七十子”散居行诸侯国,他们的学生又各传其师说,所传讲礼的文章流传至汉已有一百数十篇,相当繁杂,戴德选其 85 篇为《大戴礼记》(今残),戴圣又选 49 篇为《小戴礼记》,即今本《礼记》。它主要是对礼制、礼意的记载和论述。其中涉及秦汉以前的社会组织、生活习俗、道德规范、文物制度等情况,反映了儒家的政治、哲学、伦理思想。这些都是研究古史的重要材料。从散文艺术方面看《礼记》的议论文中的部分章节,雍容大雅,气势沛然,结构严整。其记叙文则文笔凝练,言简意赅。尤其部分叙事小品如《檀弓》篇中的事例,生动形象,意味隽永,多优秀之作。《礼记》到唐代列为“九经”之一,宋代列为“十三经”中,为土子必读之书,对后代思想,文学都有一定影响。
(路秉灿)
为您推荐
《思旧赋》:辞赋。是向秀为追念旧友嵇康、吕安而写的一篇抒情小赋。“竹林七贤”中的向秀、嵇康与吕安交谊最深,对司马氏集团的不合作态度,是他们友谊的基础。司马昭听信钟会的谗言,借故把桩康、吕安杀死,理由是“言论放荡..
《出师表》:散文。诸葛亮作于公元 227 年。蜀汉已从猇亭(今湖北宜都)战役的惨败中初步恢复过来,由于通好了吴国,免除了东顾之忧;又平定了南方的叛乱。在战略后方日益巩固的情况下,诸葛亮决定出师伐魏,行前写下了这篇表文。作..
《蒿里行》:诗歌。曹操借古乐府题而作的新诗,当写成于建安二年(197)之后,关东各路将士兴兵讨伐董卓,本是符合众望的义举。可是袁绍袁术之流,却假借讨董的名义,进行分裂割据。他们初则拥兵观望,裹足不前,终至连年混战,相互残杀。..
《赠从弟》:(亭亭山上松)诗歌。刘桢作。《赠从弟》共三首,作者抒写自己的抱负和遭遇。全用比喻,分别以苹藻、松柏、凤凰比喻坚贞高洁的性格,既是对从弟的赞美,也是诗人的自我写照。《亭亭山上松》是第二首,写严寒中的松柏。是..
《白头吟:》为《乐府诗集·相和歇辞》之一,是一首反映在婚姻不自由的封建社会里妇女悲惨命运的“汉代街陌谣沤”。汉代自“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封建礼教的压迫日趋严重,“三从四德”等封建伦常枷锁重重,广大妇女身受种..
《高唐赋》:辞赋。战国时楚宋玉作。见《昭明文选》。写宋玉与楚囊王游云梦之台,望高唐宫观,为言先王(怀王)在梦中遇到巫山神女的事,以及高唐形胜和游猎情景,最后点明,襄王如能举用贤才,自然会神清气爽,延年益寿,则没有必要追求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