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约伯

[圣经]约伯:

【介绍】:

1.约伯是一位义人。

居住在东方的乌斯。他爲人正直,敬畏神,远离恶事。他生了七个儿子,三个女儿。

他的家产有七千只羊,三千匹骆驼,五百对牛,五百母驴,并有许多僕婢。在东方人中算是首富的人(伯1:1—3)。

2.有一天神的众使者侍立在耶和华面前(伯1:6新译),撒但也来在其中。

耶和华问撒但说:「你曾用心察看我的僕人约伯没有?地上再没有人像他完全正直,敬畏神,远离恶事」。撒但回答耶和华说:「约伯敬畏神,岂是无故呢?你岂不是四面圈上篱笆围护他和他的家,并他一切所有的么?……你且伸手,毁他一切所有的,他必当面弃掉你」。

耶和华对撒但说:「凡他所有的,都在你手中,由你摆布,只是不许你加害他本身」(伯1:12新译)。于是撒但从耶和华面前退去,极力攻击约伯,使约伯的子女尽都死去,失去了所有的产业和几乎所有的僕婢。但是约伯伏在地上向耶和华神下拜说:「我赤身出于母胎,也必赤身归回。赏赐的是耶和华,收取的也是耶和华。

耶和华的名是应当称颂的」。在这一切的事上,约伯并不犯罪,也不对神妄加评论(伯1:6—22)。

3.又有一天,神的众使者来侍立在耶和华面前,撒但也来在其中。

耶和华问撒但说:「你从那裏来?」撒但回答说:「我从地上走来走去,往返而来」。

耶和华说:「你曾用心察看我的僕人约伯没有?……你虽然向我游说,要我准许你无故地攻击他,无故地毁灭他,他仍然持守他的纯正」(伯2:3新译)。撒但回答说:「人……情愿捨去一切所有的保全性命。你且伸手,伤他的骨头,和他的肉。他必当面弃掉你」。

耶和华说:「他在你手中,只要存留他的性命」。

于是撒但退去,击打约伯,使他从脚掌到头顶长毒疮。约伯就坐在炉灰中,拿瓦片刮身体。他的妻子对他说:「你仍然持守你的纯正么?你弃掉神,死了吧!」约伯却说:「难道我们从神手裏得福,不也受祸么?」在这一切的事上,约伯并不抱怨神(伯2:1—10)。

4.约伯的三个朋友以利法等人,各人从自己的本处而来,要安慰约伯,甚至爲约伯放声大哭。但是他们三个人都从不同的方面指责约伯,反而越发加增了约伯心灵上的痛苦(伯4—31章)。

5.后来耶和华神亲自向约伯说话(伯38—41章)。约伯向耶和华神说:「我从前风闻有你,现在亲眼看见你」。

约伯爲他的朋友们祈祷,耶和华就使约伯从苦境中转回,并且耶和华后来赐给约伯的福分,比先前更多。他又有了七个儿子和三个女儿,牲畜产业,比以前所有的都增加了一倍(伯42:5—13)。

6.约伯从苦境中转回后,又活了140年,直到年纪老迈,日子满足而死(伯42:16—17)。

7.先知以西结曾提到挪亚、但以理、约伯这三个人都是以义自救其生命的。以西结曾四次提到他们三人在饑荒、刀剑、恶兽、瘟疫临到大地时,都能以义自救自己的生命(结14:14—20)。

8.耶稣的兄弟雅各曾对信徒说:「那先前忍耐的人,我们称他们是有福的。

你们听见过约伯的忍耐,也知道主给他的结局,明显主是满心怜悯,大有恩慈」(雅5:11)。

为您推荐

[圣经]迦玛列

[圣经]迦玛列:【介绍】: 圣经中同名叫迦玛列的有两个人。一个在旧约,一个在新约。 1.旧约中记载的迦玛列。 1)「以色列人出埃及地后第二年」,耶和华晓谕摩西说:「你要按以色列全会众的家室、宗族、人名的数目,计算所有的男..

[圣经]耶利米

[圣经]耶利米:【介绍】: 同名叫耶利米的有八个人。 1.先知耶利米。 1)耶利米是在犹大国第十六代国王约西亚年间开始作先知的,历经五代国王。直到犹大人亡国被掳时,耶和华的话常临到耶利米(耶1:1—3)。耶利米共作先知40余年..

[圣经]迦得

[圣经]迦得:【介绍】: 同名叫迦得的有两个人。 1.雅各(即以色列)的第七个儿子迦得(创30:10—11)。迦得的后代便是以色列人的12支派之一——迦得支派(书18:7)。 2.大卫的先见(先知)迦得(代上21:9)。 1)当大卫逃避扫罗时,迦得..

[圣经]迦流

[圣经]革老丢吕西亚

[圣经]革老丢吕西亚:【介绍】: 1.简介:革老丢吕西亚是罗马政府派驻耶路撒冷的军官,他的官衔是千夫长。能讲希利尼话(徒21:37)。可能原来是希利尼人,「用许多银子,才入了罗马民籍」(徒22:28)。当年犹太人想在耶路撒冷害死保罗,革..

[圣经]便雅悯

[圣经]便雅悯:【介绍】: 圣经上名叫便雅悯的有三个人。 1.雅各最小的儿子便雅悯。他出生在迦南(即现今的巴勒斯坦)。 1)便雅悯和约瑟是同母所生的兄弟,都是雅各的妻子拉结所生。拉结生下便雅悯后,因难产而死。她临终前给..

[圣经]所罗巴伯

[圣经]所罗巴伯:【介绍】: 所罗巴伯是犹大王约雅敬的曾孙(代上3:11—19)。他的名字也列在耶稣基督先祖的家谱中(太1:12—13)。当年犹大亡国后,犹大人被掳到巴比伦(王下25:8—11)。但后来波斯王古列战胜了巴比伦,便下诏书允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