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

《咏史》:七言律诗。龚自珍作于道光五年(1325),是年作者 35 岁,寓居江苏昆山。这是一首借“咏史”以讽今的律诗,对清王朝吏治的腐败和严酷的文化思想统治进行了尖锐的揭露和批判。含义深远,渗透着诗人忧国愤世的激情:气势纵恣挺拔。读其诗,使人“若受电然”(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象触电一样,刺激极为强烈,印象非常鲜明。写法用语比较隐晦。题目标的是《咏史》。似乎不涉及时事;写的对象是“名流”,看来同政局并无关系。但诗人则以言在此而意在彼的手法,利用诗歌形象的巨大概括力以及能发人联想的作用,在诗中又处处寄托着对时事和政局的评价,倾向仍非常鲜明。

(王光泽)

为您推荐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长篇小说。吴趼人作。108 回。是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作品。小说以自号“九死一生”这个中心人物的见闻为线索,用 200 多个小故事,广泛地反映了中法战争(1884~1885)到 20 世纪初期中国官场、商场、以..

《古文观止》

《古文观止》:历代散文选本。清代吴楚材、吴调侯编选,并经吴兴祚审定。吴兴祚,字伯成,号留村。官至两广总督。平生颇多著述。此书于康熙三十四年(1695)刊行,分 12 卷,选录自先秦至明末古文,共 222 篇。卷首有吴兴祚序,称楚材为..

《三元里》

《三元里》:七言古体诗。张维屏作。诗人以诗存史,记录了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广州近郊乡民组成“平英团”在三元里一带痛击英国侵略军的一场气壮山河的战斗。全诗分三段。“三元里前声若雷”至“黑旗死仗难生还”为第一段..

吴趼人

《元诗选》

《元诗选》:诗歌总集。编者清代顾嗣立,字侠君,江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顾氏生前编好并刊刻一部分,另一部分残稿,由其再传弟子席世臣与顾氏曾孙顾果庭共同整理补订,历十年成书,于嘉庆三年(1798)付刻。《元诗选》分初、二、三编,每..

张维屏

张维屏:(1780~1859)字子树,又字南山,号松心子。番禹(今广东番禹)人。近代诗人。道光二年进士,曾任知县、知府等职,1836 年辞官归隐。少有诗名,曾在 1830 年同林则徐、黄爵滋、龚自珍、魏源等在北京结“宣南诗社”。同黄培芳、谭..

《东周列国志》

《东周列国志》:长篇讲史小说。蔡元放作。最初底本为明余邵鱼所编《春秋列国志传》,明冯梦龙据史重修,成《新列国志》,共一百零八回,叙事以《左传》、《国语》、《战国策》、《史记》为主要依据,又采用《吴越春秋》等先秦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