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萨菲:(1875~1945)伊拉克诗人。生于巴格达。曾在伊斯坦布尔、巴格达、耶路撒冷教授阿拉伯语言和文学。曾任政府议员,1941 年因参加反英斗争,失败后隐居,直至去世。著有《鲁萨菲诗集》、《阿拉伯文学报告集》及语言文学著作多种。他是伊拉克复兴时期的重要诗人,以抨击奥斯曼哈密德二世残暴统治的诗篇成名。他的诗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反映了伊拉克知识分子为社会进步而进行的斗争。有表达诗人追求真理和自由的诗,如《为了思想的自由》;有劝导民众不要沉湎于过去的光荣,要努力建立新的业绩的诗,如《我们和过去》、《唤醒沉睡者》。他提倡科学教育,宣传破除迷信,争取妇女的平等权利。叙事诗《节日的孤儿》、《巴格达监狱》描写下层人民的悲惨生活,以对比手法揭露社会的黑暗和不平等。他期望国家繁荣富强。政治讽刺诗《殖民者的政治自由》、《尾巴内阁》等揭露了殖民者高唱“自由”的虚伪性,抨击国内反动派搞假独立、真叛卖的行经,号召人民起来打倒傀儡政权,洗刷国耻。
(申海田)
为您推荐
宰哈维:(1863~1936)伊拉克诗人。出身于巴格达库尔德望族。父亲是伊斯兰教的穆夫蒂。幼年在私塾读《古兰经》。曾先后在伊斯坦布尔、巴格达教授伊斯兰哲学、阿拉伯文学和法律。曾任政府议员和其他职务。毕生致力于社会改革..
《吉尔伽美什》:古代巴比伦文学最杰出的代表。古代巴比伦文学,主要是人民口头创作。《吉尔伽美什》是目前已发现的世界文学中最早的史诗。这部史诗大约形成于公元前两千年前后,共有三千余行,是用楔形文字记载在十二块泥板..
菲尔杜西:(约 934~1020)中古波斯(今伊朗)著名作家。他与后来的萨迪、哈菲兹被称为波斯文学史上的“三大诗人”。他生活在波斯历史上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的时代。当时阿拉伯人的入侵,社会的黑暗,都在他心目中激起强烈的..
《一千零一夜》: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中国又译《天方夜谭》。约在 8 至 9 世纪已有手抄本流传,定型本约产生于 16 世纪初。相传古代印度与中国之间有一萨桑国,国王山鲁亚尔因痛恨王后与人有私,将其杀死,此后每日娶一少女,翌晨..
胡什哈尔·哈塔克:(1613~1688)阿富汗诗人。为哈塔克部族的酋长,被尊称为胡什哈尔汗。曾领导部族人民举行大规模起义,反对占领阿富汗的莫卧儿帝国。诗作题材广泛,不少诗篇富有爱国主义斗争精神。因反对莫卧儿帝国的占领被长期..
《摩诃摩耶》:短篇小说。泰戈尔著于 1892 年。主要写一个 24 岁的姑娘摩诃摩耶和青年罗耆波热诚相爱,但她的家庭强迫她同一个垂死的老婆罗门在火葬场上举行婚礼。婚后第二天,她就成了寡妇,又被迫和她丈夫一起火葬,只是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