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国志》

《九国志》:49 卷,北宋路振撰,此书是采五代九国君臣行事而成,分《世家》和《列传》两目,未完而卒。据王应麟考证:路振死后,其孙路纶继其 49 卷遗稿,在前已有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后汉,南汉闽、楚九国基础上又增南平史事 1 卷,合为十国,计 50 卷,于英宗治平年间上献朝廷,诏交史馆收藏,但不知何故,路纶所撰 1 卷竟未传世,后义有张唐英补北楚 2 卷,合 51 卷,仍延称《九国志》。故此书虽称《九国志》,实是五代时期的纪传体十国史,遗憾的是,此张唐英补足的 51 卷本亦未传世,现传的是清人邵晋涵自《永乐大典》中辑出,经张楚裳重编的 12 卷本,只剩列传

136 篇,卷首另列世家目录,此书保存下来的虽不过半,但仍保存了许多新旧《五代史》所没有的史料,可补《五代史》之不足。

(朱松美)

为您推荐

范质

范质:(911~964)五代,北宋大名宗城(今河北清河西南)人。字文素。后唐长兴进士。历仕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广顺间,任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平章事。北宋初任宰相,封鲁国公。性卞急,好面折人,以廉介自持,所得禄赐多给遗孤。曾著《五代..

司马贞

司马贞 :唐朝史学家。唐河内(今河南沁阳)人。毕生研究史学,尤长《史记》研究,发现褚少孙所增补之《史记》漏洞百出,出现多处错误,而诸家注释又简陋粗疏,遂作《史记索隐》,凡 30 卷。前二十八卷博采诸家音释之长,间参个人见解。..

《三朝政要》

《三朝政要》:北宋富弼等编撰。又名《三朝圣政录》。庆历三年(1043),富弼上奏仁宗,要求编集太祖、太宗、真宗三朝典故,作为施政模范;仁宗特许,并命王洙、余靖、欧阳修等共同修纂;历时四年而成。全书 10 卷,分 96 门。此书已佚。..

《稽古录》

刘昫

刘昫:(887~946)五代时涿州归义(今属河北)人。字耀远。后唐庄宗时,由太常博士擢至翰林学士,后自瑞明殿学士拜相。执政期间,曾革除财政弊端,后晋时,官至司空、平章事。在唐、晋两朝都监修国史,后晋出帝开运二年(945 年)领衔《唐书》(即..

路振

路振:(957~1014)北宋永州祁阳(今属湖南)人,字子发。淳化进士。景德中,与修两朝国史,为编修官。大中祥符初,出使契丹,归后撰《乘招录》以进,摆知制诰、同修起居住,著《九国志》49 卷,记五代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荆南、南汉、..

吴兢

吴兢 :(670~749)唐史学家。唐汴州浚仪(今河南开封)人。武则天时入史馆,编修国史。中宗即位后,任为后补阙、起居郎、水部郎中,与刘知几等共撰《则天实录》。玄宗称帝时,任卫尉少卿、谏议大夫,兼修文馆学士,累迁太子左庶子,并仍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