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
清李祖望撰。四卷。祖望字宾嵎,江都(今江苏扬州)人。博览经史,尤嗜六书金石之学。
咸丰初年,避乱关外。曾主淮南书局,治学严谨,惟以着书为事。
卒年六十八岁。着有《古韵旁证》、《小学钩沉篇目考证》、《说文重文考》、《江苏碑目纪略》、《小学类编》、《锲而不舍斋诗集》。
此书四万余字。
皆有依傍,不托空言。
殚思竭力,博采古今,注重考据。有民国十三年(1924)李氏半亩园刻本。
文集。
清李祖望撰。四卷。祖望字宾嵎,江都(今江苏扬州)人。博览经史,尤嗜六书金石之学。
咸丰初年,避乱关外。曾主淮南书局,治学严谨,惟以着书为事。
卒年六十八岁。着有《古韵旁证》、《小学钩沉篇目考证》、《说文重文考》、《江苏碑目纪略》、《小学类编》、《锲而不舍斋诗集》。
此书四万余字。
皆有依傍,不托空言。
殚思竭力,博采古今,注重考据。有民国十三年(1924)李氏半亩园刻本。
《震川文集》:诗文集。明归有光(1507-1571)撰。三十卷,别集十卷。有光字熙甫,昆山(今属江苏省)人。九岁能文,年三十余举乡试不第。遂徙居嘉定安亭江上,于荒江老屋之间,读书谈道,从学者数百,称“震川先生”。嘉靖四十四年始成进..
《琅环文集》:诗文集。明张岱(1597-约1676)撰。六卷。岱有《陶庵梦忆》已着录。此集清初成书,然未及梓行。光绪三年(1877)始刊行于世。凡十一万九千余字。卷首有王雨谦、祁止祥、黎培敬等三人序,目录。正文含序一卷,记、启..
《通义堂文集》:文别集。清刘毓崧(1818-1867)撰。十六卷。毓崧字伯山,仪征(今属江苏)人。道光优贡生。自少从父文淇客游四方,助之校书。居曾国藩、国荃幕中最久。任事金陵书局,终其身以编书、校书糊口于外。曾致力于校勘《..
《梅村文集》:文集。清吴伟业(1609-1671)撰。二十卷。伟业有《梅村集》已着录。此集约十四万字。序四卷,寿序三卷,记二卷,神道碑铭二卷,墓志铭五卷,墓表、塔铭一卷,传一卷,书、铭一卷,杂着一卷。收文凡百余篇。所作以序、志为多..
《梅岩文集》:诗文别集。南宋胡次炎(约1270年前后在世)撰。十卷。次炎字济鼎,号梅岩,晚号余学,婺源(今属安徽)人。少孤贫,母氏策励以学。咸淳进士,官贵池县尉。德祐元年元兵至贵池,元帅张林以城降。次炎奉母循归,以《易》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