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艺录》

《谈艺录》:

诗论。

①明徐祯卿(1479-1511)撰。一卷。祯卿有《迪功集》已着录。此编二十四则,专论理诗诗艺。于诗之源流、本质、作用、类别、风格、作法等等,均有论及。力陈其复古之主张。

有《历代诗话》本。②清赵执信(1662-1744)撰。一卷。

执信有《饴山堂文集》已着录。

此编成书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总三十七条。有自序。

作者以为诗如神龙,“屈伸变化,固无定体,恍惚望见者,第指其一鳞一爪,而龙之首尾完好,故宛然在也”,故以“谈龙”名书。服膺吴乔《围炉诗话》“诗之中须有人在”之论,以为“必使后世因其诗以知其人,而兼可以论其世”方为好诗。反对王士祯之神韵说,且有几条攻击王氏。

执信娶士祯之甥女,与王初相契重,其后因主张不合而相诟厉,此编于王氏谢世之前付梓,可见分道扬镳之决心。此后学者、各本所见作左右袒,争论无已。有《饴山全集》本,《贷园丛书》本,《艺海珠尘》本,《花薰阁诗述》本,《天壤阁丛书》本等。

为您推荐

《弱水诗》

《弱水诗》:诗别集。清屈复(1668-?)撰。四卷。复字见心,号悔翁,晚号金粟道人,陕西蒲城人。乾隆初以博学鸿词征,不赴。能诗。此集冠有小传等,共收古今体诗三百八十余首,按诗体编次,多咏古、纪行、边塞诗,亦有追忆战事给人民造成..

《陶庵全集》

《陶庵全集》:诗文集。明黄淳耀(1605-1645)撰。二十二卷。淳耀初名金耀,字蕴生,号陶庵,嘉定人。崇祯十六年进士。终生末仕,致力于学问,造诣颇深。明亡,偕弟渊耀缢于嘉定西城僧舍,门人私谥为贞文。是集为其门人陆元辅所辑,卷首有..

《剧话》

《剧话》:曲论。清李调元撰。二卷。调元有《雨村曲话》已着录。此书约成于乾隆四十年(1775),约一万八千字。上卷杂记戏剧兴起、各种角色、不同之剧种等。下卷考证若干名剧历史本事,征引精细,然仅限于两相对照,穷索原事,未言..

《陶庵梦忆》

《剧说》

《剧说》:曲论。清焦循(1763-1820)撰。六卷。循字里堂,江苏甘泉(今江都县)人。多年从阮元在山东、浙江各处作幕宾。嘉庆六年中举人,因母病不应礼部试,母丧,闭门着书。名其居曰“半九书塾”,筑书楼曰“雕菰”。着述颇丰。《剧..

《陶渊明集》

《陶渊明集》:诗文集。东晋陶潜(365-427)撰。七卷。潜字渊明,又字元亮,世号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着名诗人。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等。四十一岁任彭泽令,在任八十余日,毅然解官归稳田园,躬耕自资,卒,私谥靖节。..

《陶楼文抄》

《陶楼文抄》:文别集。清黄彭年(?-1890)撰。门人章钰辑。十四卷。彭年字子寿,贵筑(今属贵州)人。道光进士,由翰林累官湖北布政使。曾主讲关中及莲池书院。在官廉明刚毅,博学多通,尤重于养士,当时士子皆推崇之。着有《三省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