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亭笔记》

《南亭笔记》:

笔记。

清李宝嘉(1867-1907)撰。十六卷。嘉有《官场现形记》已着录。

是书凡六百三十余则,约十一万字。

内容主要记述清代名人轶事。上至皇族,下至县吏,穷及有清一代着名公卿大臣、饱学之士和文学名流。其中对清代官场黑暗腐败和一些官僚的昏庸贪鄙揭露较深。如《羹尧侍妾》、《杨玉科嗜博》、《大学生遣派日本游学生》、《某宗室素喜鼻烟壶》等以夸张、幽默手法描绘了一系列漫画式人物。是书文笔通俗流畅,对话均采用口语,为他书罕见。为研究清代政治、历史、文学等方面的重要资料。

有一九一九年大东书局石印本,一九八三年上海古籍书店影印本。

为您推荐

《汪穰卿笔记》

《汪穰卿笔记》:笔记。清汪康年(?-1911)撰。八卷。康年字穰卿,一字毅伯,浙江钱塘(今杭州)人。生于广东,弱冠游历大江南北,尝出关至宣化,而以居北京、武昌最久。童龀乡学,文辞粲如,光绪中会试得中,授内阁中书。每痛国事孱弱,尝与..

《闲谈笔记》

《闲谈笔记》:笔记。清高照煦撰。四卷。照煦字晓春,别号朗轩,陕西米脂人。同治举人。光绪六年(1880)历任郃阳、宜川等县教谕,后调署榆林府教授。设帐授徒垂三十年,施教因才,尝主讲圁川书院。擅诗文,喜闲谈,且好听人谈,因辑平生..

《宋景文公笔记》

《宋景文公笔记》:笔记。北宋宋祁(998-1061)撰。三卷。祁有《宋景文集》已着录。景文公晚年集平生着述节录多条,合日常杂论而成此编。有“释俗”、“考古”、“杂说”、“治戒”等类,有的类含数十目不等。长条四五百字,短..

《交翠轩笔记》

《池上草堂笔记》

《池上草堂笔记》:又名《劝诫近录》。笔记。清梁恭辰撰。五十四卷。恭辰有《北东园笔录》已着录。按是书前序,作者喜阅因果诸书,尤爱《阅微草堂笔记》,凡所遇可为劝诫之人事皆记之。约成书于光绪间,内容大抵描写朝廷名公轶..

《芦浦笔记》

《芦浦笔记》:宋刘昌诗撰。十卷。昌诗字兴伯,江西清江人。开禧进士。曾任盐官、六合知县,主要活动于孝宗、光宗、宁宗期间。博综群籍,为文精于考据。成书于嘉定六年(1213)。自叙称“凡先儒之训传,历代之故实,文字之讹舛,地理..

《投笔记》

《投笔记》:戏曲。明邱濬(1418-1495)撰。二卷,三十八出。濬有《五伦全备忠孝记》戏文已着录。此剧演班超投笔封侯事,大抵据《汉书》本传敷衍而成。吕天成《曲品》云:“词平常,音不叶,俱以事佳而传耳。”远山堂《曲品》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