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集。
隋李德林(542-603)撰。一卷。
林字公辅,博陵安平(今河北蠡县)人。
少有才名,十六岁举秀才。
历北齐通直散骑侍郎。入隋出任湖州刺史,转怀州刺史,岁余卒于任所。一生历北齐、北周和隋三朝。与魏收友善,以其才识结知帝王,机密文雅,礼均师友,宠绝僚右,然颇伤自任。
敕撰齐史未成,所着文集八十卷,皆散佚。
又有五十卷行世,亦佚。
今传本为明张溥辑刊。收诏、册文、书、序、论、等六篇;诗六首。
诗为五言,无甚新意。有《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本。
诗文集。
隋李德林(542-603)撰。一卷。
林字公辅,博陵安平(今河北蠡县)人。
少有才名,十六岁举秀才。
历北齐通直散骑侍郎。入隋出任湖州刺史,转怀州刺史,岁余卒于任所。一生历北齐、北周和隋三朝。与魏收友善,以其才识结知帝王,机密文雅,礼均师友,宠绝僚右,然颇伤自任。
敕撰齐史未成,所着文集八十卷,皆散佚。
又有五十卷行世,亦佚。
今传本为明张溥辑刊。收诏、册文、书、序、论、等六篇;诗六首。
诗为五言,无甚新意。有《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本。
《李君虞诗集》:一名《李益集》、《李尚书诗集》。诗集。唐人李益(748-829)撰。二卷。益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大历进士,授郑县尉。仕途不得意,遂弃官浪游燕赵,居边地十余年。后官至礼部尚书。其诗《新唐书·艺文..
《李义山诗解》:诗文注。唐李商隐(约813-约858)撰,清陆昆曾解。不分卷。商隐有《李义山文集》已着录。此集约二万余字。选注李七律诗一百十七首。作者认为商隐长于七律,可与杜甫并驾齐驱,故所选皆七律,并加解释。其解诗方法..
《李林甫外传》:小说。年代无考。作者不详。一卷。叙述李林甫少时遇道士于槐坛,道士以“勿行阴贼,当为阴德”相戒。后林甫拜相,大兴冤狱,诛杀异己,排挤公卿。二十年后,道士复至,导林甫入阴曹,以资警戒。事毕道士飘然而逝,事类子..
《李希声诗话》:一名《李錞诗话》。诗话。宋人李錞撰。一卷。錞字希声,豫章(今江西南昌)人。官至秘书丞。为诗宗黄山谷,亦江西诗派中人。与米芾友善。此书《直斋书录解题》及《通考》均未着录,《宋史·艺文志》称《李錞诗..
《李昌符诗集》:诗集。唐李昌符撰。一卷。昌符字若梦,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生卒年未详。咸通四年(863)进士。曾官膳部员外郎。曾作《奴婢诗》五十首,被御史劾以“轻薄为文”,遂谪官终身。在长安,曾与郑谷相酬唱。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