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歌》

《山歌》:

一名《童痴二弄》。

民歌集。明冯梦龙(1574-1646)辑。十卷。梦龙有《古今小说》已着录。

成书年代不详。是书为继《挂枝儿》之后,冯氏辑集第二部民间歌曲集。卷一至卷九为吴语“山歌”,卷十为“桐城时兴歌”,共收录长短作品三百四十五首,加作者评注附录及说明、异文等,实存三百八十三首。以情歌居多,反映情人之间幽期密约、相思爱恋等,较好作品有《月上》、《月子弯弯》等,有明显的以情反礼倾向。

同时,亦收集大量色情、猥亵之作。基本保持了民歌原貌,以“情真”见称,语言质朴、清新,和谐优美。艺术上运用大量比兴手法,形象鲜明,多用双关语、谚语、歇后语等。所附注释评论,有助于了解民歌内容、流传情况及当时风俗习尚等。

《山歌》编辑体例打破传统单以“体裁”分类的作法,兼顾内容,较有意义。有明天启、崇祯年间写刻本,一九六二年上海中华书局铅印本等。今人关德栋《山歌·序》可供参考。

为您推荐

《马凡陀山歌》

《马凡陀山歌》:袁水拍的《马凡陀山歌》,受广大学生,市民欢迎,诗人把握住小市民情绪,把其日常生活中的牢骚引向反帝反国民党政权的总的革命目标,对其精神弱点给与嘲讽,显示出诗人的革命立场,艺术上融入鲁迅杂文笔法,除大量运用..

马凡陀的山歌(文学)

马凡陀的山歌:政治讽刺诗集。袁水拍着。写于1944-1946年,1948年出版续集。诗人以抗战后期和解放战争胜利前夕国民党统治区城市市民的现实生活为题材尖锐地揭露和抨击了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反映了市民知汉分子的不满、反抗和..

爬山歌

爬山歌:又名“爬山调”、“山曲”。民歌的一种。流传于内蒙古西部大青山、土默川、河套、伊克昭盟广大农区及半农牧区。用汉语唱。基本形式是两行一段,与陕北的“信天游”属同一类型。每句字数不定,通常以七字为基础,短的..

土族山歌

《山歌》

《山歌》 : 明代民歌专集。又名《童痴二弄》,冯梦龙编纂。冯梦龙(1574~1646),字犹龙,明末文学家、民间文艺编纂家。他的诗文、小说、戏曲都有一定成就。但一生的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对通俗文学、民间文学的搜集、整..

山歌

山歌 : 民歌的一种。山歌这一名称主要通用于华南、中南、西南一些省份。如湖南、湖北、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四川、云贵等省山区。著名的有兴国山歌、上杭山歌、宜黄山歌、瑞金山歌等。其他如山西的"山曲..

爬山歌

爬山歌 : 中国北方民歌体裁之一。它流行于内蒙古西部、晋西北和陕北榆林地区。也叫"爬山调"、"山曲"。歌词的基本形式是:每首分上下两句,押脚韵,每句七字四拍,如"大青-山来-乌拉-山,海海-漫漫-土默-川。"根据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