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常宗集》

《王常宗集》:

诗文集。

明王彝撰。四卷,补遗一卷,续补遗一卷。

彝字常宗,其先蜀(今四川)人。

本姓陈。父仕元为昆山教授,遂迁嘉定(今属上海)。洪武初,以布衣召修元史,赐金币遣怀。寻选入翰林,以母老乞归养。自号妫蜼子。

后以事与高启并诛。其集本名《三近斋稿》,弘治中都穆编为是集。

刘延章又辑补遗一卷,续补编不知何人所辑。全本近四万字。

卷首有都穆序。正文含碑铭、记一卷,序一卷,说、赞、杂着一卷,杂诗一卷。

补遗,续补遗各一卷,收序、诗、词、传等十八篇。

末有弘治十五年(1502)同邑后学浦杲、刘廷璋后跋。

其学出于天台孟梦恂,故持论往往过激,为杨维桢所作《文妖》一篇,尤为明显。王士祯谓“其言矫枉过直,后诟厉亦复伤雅。”然其它文亦大致淳谨,诗亦尚有风格。有《四库全书》本。

为您推荐

《王粲登楼》

《王粲登楼》:全称《醉思乡王粲登楼》。戏曲剧本。元郑光祖撰。四折。光祖有《倩女离魂》已着录。此剧本冠有楔子,共约一万四千字。据《三国志·魏志》有关记载和王粲《登楼赋》敷衍而成。叙诗人王粲家道贫寒,岳父蔡邕激..

《王无功文集》

《王无功文集》:诗文集。又名《王绩集》、《东皋子集》。唐王绩(585-644)撰。五卷。绩字无功,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仕隋为秘书省正字,唐初以原官待诏门下省。放诞嗜酒。后弃官归隐,居东皋着书,因自号东皋子。其作品为赋..

《王阳明尺牍》

《王阳明尺牍》:书信集。明王守仁(1472-1528)撰。一卷。守仁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余姚人。弘治进士,官至南京兵部尚书。此集计收《答徐成之》等五十余人的八十余封信,按收信人列目。信中多哲理名言,间杂抒情佳句。字字推敲绝..

《王右丞集注》

《王荆公诗注》

《王荆公诗注》:诗文注。南宋李壁(1159-1222)撰。五十卷。壁有《临川先生文集》已着录。此集乃壁谪居临川时所作,注古诗二十一卷,律诗二十九卷。文中大字单行为王安石诗,小字双行为壁注。末有补遗,收古今体诗五首。壁注王诗..

《王魏公集》

《王魏公集》:诗文别集。北宋王安礼(1034-1095)撰。八卷。安礼字和甫,安石弟,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嘉祐进士。以荐为着作佐郎、崇文院校书。历直舍人院、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翰林学士。元丰六年(1083)守尚书左丞,以端明殿..

《王詹事集》

《王詹事集》:诗文集。南朝梁人王筠(481-549)撰。一卷。筠字元礼,一字德柔,小字奍,琅玡临沂(今属山东)人。南梁文学家。历官尚书殿中郎,出为丹阳尹丞,临海太守,至太子詹事。十六岁曾作《芍药赋》,文甚美,见称于世。沈约每见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