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彭山汉代崖墓》

《四川彭山汉代崖墓》:

南京博物院编。文物出版社1991年7月版。7万字。1941年6月-1942年3月,前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和前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联合组成的“川康古迹考察团”,在四川彭山县江口一带考察汉代崖墓。吴金鼎、李济、曾昭燏、夏鼐、高去寻、陈明达等参与了考察发掘。因正值国难当头,有关材料未能及时整理成书。出土器物后由南京博物院接管。40余年后,由南京博物院赵青芳主持,完成了本书,即发掘报告。报告以南京博物院前院长曾昭燏所拟《彭古考古报告》编写计划为依据,以其已完稿的《彭山陶俑中所见的汉代服饰》论文中出土陶俑部分为主体,根据所存出土器物改写而成。书中采用了陈明达所绘典型墓葬结构图3幅,收录了如秘戏图、佛像插座、纪年砖等一些珍贵材料。配有图片近200幅。附英文提要。

为您推荐

《四川汉代画像砖艺术》

《四川汉代画像砖艺术》:刘志远编。中国古典艺术出版社1958年7月版。4.5万字。76幅图。包括概论、黑白图版76幅和图版说明。论述四川汉代画像砖艺术的内容和形式。概论有总说、劳动人民的生活、剥削阶级的生活、舞乐百..

《四川邛崃唐代龙兴寺石刻》

《四川邛崃唐代龙兴寺石刻》:冯国定等编。中国古典艺术出版社1958年11月版。87幅图。作品于1947年秋季在四川邛崃大佛寺附近出土,现藏四川大学历史博物馆。本书选图版87幅,内容包括菩萨像、佛像、天王像、力士像、供养人..

《四川汉代画像砖》

《四川汉代画像砖》:高文编。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2月版。443幅图。图录。较系统地收集四川省出土的各种画像砖,分为4编,第一编画像砖,114幅,每幅图均配有资料性的文字说明,画像题材内容丰富多彩,有社会生产、劳动人民生..

《四川汉代石阙》

《四川民俗大观》

《四川民俗大观》:孙旭军等编着。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10月版。35.4万字。为“四川民俗系列书”之一。主要记述清代以来——特别是清代中叶至民国时期的四川民俗现象。全书分为:生产贸易、衣食住行、人生礼仪、家族社会..

《中国博物馆·四川省博物馆》

《中国博物馆·四川省博物馆》:四川省博物馆编。文物出版社1992年12月版。9万字。四川素称“天府之国”,历史文化遗存十分丰富,而且具有鲜明的特色。本书选录该馆具有代表性的藏品182件(组),分为大溪文化、巴蜀青铜器、陶..

《四川历代碑刻》

《四川历代碑刻》:高文等编。四川大学出版社1992年12月版。25.8万字。收录影印四川着名碑刻,以及碑刻拓片。共计201块。着名者有《李冰石像铭》、《王晖石棺铭文》、《释玄嵩造像记》、《利州都督府皇泽寺唐则天皇后新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