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名:古乐发隐。牛龙菲着。甘肃人民出版社1981年5月版,1985年3月版。7.5万字。音乐考古学、乐器考古学专着。从嘉峪关出土的魏晋墓室砖画所绘乐器的考证入手,研究中国古代音乐史、乐器发展史、乐律沿革史、中外音乐交流史的一系列有关问题。在卧箜篌、阮咸琵琶等乐器的邅递演化问题上自成一家之言,论证魏晋音乐在秦汉与隋唐之间承上启下的关键地位。
《嘉峪关魏晋墓砖壁画乐器考》
《嘉峪关魏晋墓砖壁画乐器考》:
副名:古乐发隐。牛龙菲着。甘肃人民出版社1981年5月版,1985年3月版。7.5万字。音乐考古学、乐器考古学专着。从嘉峪关出土的魏晋墓室砖画所绘乐器的考证入手,研究中国古代音乐史、乐器发展史、乐律沿革史、中外音乐交流史的一系列有关问题。在卧箜篌、阮咸琵琶等乐器的邅递演化问题上自成一家之言,论证魏晋音乐在秦汉与隋唐之间承上启下的关键地位。
《东亚乐器考》:[日]林谦三着。钱稻荪译。音乐出版社1962年2月版。35.6万字。收作者(1899-1976)研究中国、印度、朝鲜、缅甸、柬埔寨、日本等国古乐器(特别是在中国发源、成长的乐器)的着述41篇,附论4篇。用世界乐器分类..
《管弦乐队乐器法》:施咏康编着。人民音乐出版社1987年11月版。西洋管弦乐队乐器法专着。按照现代西洋管弦乐队的组成,分弓弦乐器与弓弦乐器组、木管乐器与木管乐器组、铜管乐器与铜管乐器组、装饰性色彩乐器与打击乐器..
《民族乐队乐器法》:中央音乐学院编。音乐出版社1963年7月版。8万字。中央音乐学院试用教材。系统介绍中国(主要为汉族)民族管弦乐队常用乐器的基本知识。包括拉弦乐器(6种)、弹拨乐器(7种)、吹管乐器(9种)、打击乐器(..
《中国少数民族乐器志》:袁炳昌、毛继增着。北京新世界出版社1987年10月版。40万字。介绍中国少数民族使用和保存的507种乐器,按民族传统的分类方法,将乐器分为:吹管、拉弦、弹拨、击弦、打击五大类。详细介绍乐器的族属..
《广西少数民族乐器考》:杨秀昭等着。漓江出版社1989年3月版。24万字。系统研究壮、苗、瑶、侗等居住在广西的十多个少数民族的乐器,深入考察了广西少数民族乐器的历史发展线索,以及它们和某些少数民族古代乐器的血缘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