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学旺等整理。云南民族出版社1987年4月彝文、汉文对照版。15万字。彝族殡葬祭词。共15篇,记录滇南地区彝族举办丧事时所吟诵的净尸、供牲、指路、驱邪等全套经文。全书汉文彝文对照,根据彝文翻译整理的汉文五言诗文体排在前,彝文排在后。彝文底本流传在云南哀牢山区。收入“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译丛”第十二辑。
《查诗拉书》
《查诗拉书》:
普学旺等整理。云南民族出版社1987年4月彝文、汉文对照版。15万字。彝族殡葬祭词。共15篇,记录滇南地区彝族举办丧事时所吟诵的净尸、供牲、指路、驱邪等全套经文。全书汉文彝文对照,根据彝文翻译整理的汉文五言诗文体排在前,彝文排在后。彝文底本流传在云南哀牢山区。收入“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译丛”第十二辑。
《中国民俗采英录》:丘桓兴着。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8月版。23万字。以省为篇,计有陕西、甘肃、吉林、山东、河南、江苏、浙江、四川、云南、贵州、湖南、湖北、福建、广东等14篇,收入民俗采英文章30题。记录了中国汉民..
《中国少数民族风情录》:范玉梅等编着。四川民族出版社1987年8月版。52万字。介绍中国55个少数民族的民俗风情,包括10项:一、概况;二、家庭婚姻;三、服饰;四、饮食;五、居住;六、丧葬;七、节庆;八、娱乐;九、礼仪;十、禁忌。附录..
《晋南民俗与民艺》:苏光主编。中国和平出版社1987年8月版。57页。为彩色画册。以春节“初一到十五”为主题,分编为4个大栏目:“花纸报春”(窗花、剪纸等);“满门增福”(木板年画、民间门画、民间面塑、民间刺绣等);“龙飞..
《宋代城市风情》:伊永文着。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10月版。13万字。作者认为,中国城市文化是从宋朝时蓬勃发展起来的,宋朝是城市文化承前启后的关键时代。探索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的城市文化风情,具有重要的史学意义。因..
《挽歌》:杨春茂等搜集整理。云南民族出版社1987年11月傈僳文版。50万字。僳僳族古诗。由探病治丧、道丧问责、死根病源、驱鬼禳邪、唤魂招魄、灵丹妙药、金体玉衣、安宫息殿、竹篮银鸡、追踪挽魂、变虎化鹰等11部分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