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山头

[古汉语]山头:

【释义】:

山顶;山的上部。

《三国志·魏志·任城威王彰传》:“黄须儿竟大奇也。”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魏略》:“太祖在汉中,而刘备栖于山头,使刘封下挑战。”宋·陈与义《岸帻》诗:“岸帻立清晓,山头生薄阴。”岸帻,掀起头巾,露出前额,为洒脱不拘之态。岸,掀动冠帽;帻(zé),古时文武官员戴的一种头巾。

为您推荐

[古汉语]介丘

[古汉语]介丘:【释义】: 亦作“介邱”。大山。介,大。《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以登介丘,不亦恧乎。”恧(nǜ),惭愧。南朝·齐·刘勰《文心雕龙·封禅》:“歌之以禛瑞,赞之以介邱。”唐·卢照邻《登封大酺歌》之三:“翠凤逶迤..

[古汉语]岩岭

[古汉语]岩岭:【释义】: 山岭。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溱水》:“崖峻岨,岩岭干天,交柯云蔚,霾天晦景,谓之泷中。”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唐朝上》:“(李思训)画山水树石,笔格遒劲,湍濑潺湲,云霞缥缈,时睹神仙之事,窅然岩岭之幽,..

[古汉语]山隅

[古汉语]山隅:【释义】: 亦作“山嵎”。山角,山曲。汉·司马相如《美人赋》:“防火水中,避溺山隅。”三国·魏·曹植《洛神赋》:“微幽兰之芳蔼,步踟蹰于山隅。”张铣注:“徐步徘徊于山之隅角。”清·侯方域《宦官论》:“昔西..

[古汉语]山趾

[古汉语]巘崿

[古汉语]巘崿:【释义】: 山崖;峰峦。巘,上大下小的山;崿,山崖·南朝·宋·谢灵运《晚出西射堂》诗:“连嶂叠巘崿,青翠杳深沉。”李善注:“巘崿,崖之别名。”唐·玄奘《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下》:“峰崖崇峻,巘崿隐嶙,岩间石室,佛尝..

[古汉语]崇山

[古汉语]崇山:【释义】: 高山。崇,高大。汉·司马相如《上林赋》:“崇山矗矗,巃崔巍。”晋·陆机《从军行》:“深谷邈无底,崇山郁嵯峨。”康有为《大同书》辛部第七章:“大地虽大,崇山大河虽多,深林邃谷虽奥,不数百年皆化为都邑..

[古汉语]崔嵬

[古汉语]崔嵬:【释义】: 本指有石的土山,后泛指高山。崔,高大;嵬,高峻。《诗·周南·卷耳》:“陟彼崔嵬,我马虺隤。”毛传:“土山之戴石者。”唐·孙舫《湖上望庐山》诗:“辍櫂南湖首重回,笑青吟翠向崔嵬。”宋·辛弃疾《沁园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