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朔日,农历正月初一。
《书·尧典》:“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孔注:“上日,朔日也。”《初学记》卷四引隋·杜台卿《玉烛宝典》:“正月为端月,其一曰为元日,亦为上日。”清·金农《元旦过张少府小饮花下》诗:“仙尉逢梅福,同为上日吟。”一说上日为每月上旬之吉日。清·王引之《经义述文·尚书上》:“上日,元日,皆非谓朔日也。上日为上旬吉日……。自张衡《西京赋》始以元日为朔日,而汉以前无之。”
【释义】:
朔日,农历正月初一。
《书·尧典》:“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孔注:“上日,朔日也。”《初学记》卷四引隋·杜台卿《玉烛宝典》:“正月为端月,其一曰为元日,亦为上日。”清·金农《元旦过张少府小饮花下》诗:“仙尉逢梅福,同为上日吟。”一说上日为每月上旬之吉日。清·王引之《经义述文·尚书上》:“上日,元日,皆非谓朔日也。上日为上旬吉日……。自张衡《西京赋》始以元日为朔日,而汉以前无之。”
[古汉语]原野:【释义】: 亦作“原壄。”平野旷野。《国语·鲁语上》:“大者陈之原野,小者致之市朝。”《吕氏春秋·季春记》:“循行国邑,周视原野。”高诱注:“广平曰原,郊外曰野。”《楚辞·九歌·国殇》:“天时坠兮威灵怒,严..
[古汉语]太初:【释义】: 亦作“大初”。天地分判之前的混沌元气。《列子·天瑞》:“太初者,气之始也。”三国·魏·曹植《魏德论》:“在昔太初,玄黄混并,浑沌澒濛,朕兆未形。”《云笈七签》卷二:“太初之时,老君从虚而下,为太初..
[古汉语]壹气:【释义】: 元气。古代哲学家称为‘专气’。《楚辞·远游》:“见王子而宿之兮,审壹气之和德。”王逸注:“究问元精之秘要也。”王夫之通释:“壹气,老子所谓‘专气’。吴文英注:壹气,纯一不杂之气。”《楚辞·远游..
[古汉语]宝月:【释义】: 明月。谓明月如宝玉,故称。南朝·梁·吴均《碎珠赋》:“宝月生焉,越浦隋川,标魏之美,擅楚之贤。”唐·鲍溶《怀惠明禅师》诗:“雪山世界此凉夜,宝镜独照瑠璃宫。”明·梁潜《元夜陪驾燕午门》诗:“银汉..
[古汉语]真元:【释义】: 指人生存的元气。即人体先天和后天之气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能维持生理的真气。唐·元稹《韦氏馆与周隐客杜归和泛舟》诗:“时物欣外奖,真元随内修。”宋·苏轼《病退》诗:“病根欲去真元在,昨夜梦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