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法相

[古汉语]法相:

【释义】:

佛教指宇宙一切事物的本来面貌,实为“真如”的异名。

法,为佛教对宇宙本原、道理、法术之称。梵语的“达摩”、“昙无”意译为“法”。《大乘义章二·四空义》:“一切世谛,有为无为,通名法相。”世谛,即俗谛,佛家谓按事物的本来面目阐发的浅明而易为世人所理解的道理。南朝·梁·释慧皎《高僧传二·佛驮跋陀罗》:“闻鸠摩罗什在长安,即往从之,什大欣悦,共论法相,振发玄微,多所悟益。”

为您推荐

[古汉语]伏翼

[古汉语]伏翼:【释义】: 即蝙蝠。以其收翼昼伏,故称。唐·卢照邻《五悲·悲才难》:“何异夫操太阿以烹小鲜,飞夜光而弹伏翼。”宋·蔡绦《铁围山丛谈》卷六:“忽有类鸦鸽飞掠吾身过者,时亦以为怪。迹其踪,乃在堂中后空舍倒悬,..

[古汉语]真际

[古汉语]真际:【释义】: 佛教语。指宇宙本体,亦指成佛的境界。《文选·王(chè)〈头陀寺碑文〉》:“荫法云于真际,则火宅晨凉。”李善注:“《维摩经》曰:‘同真际,共法性,不可量。’僧肇曰:‘真际,实际也。’”唐·李邕曰:《大唐..

[古汉语]真如

[古汉语]真如:【释义】: 佛教名词。梵文Tathatā或Būtatathatā的意译,谓永恒的实体、实性,亦即万物固有的本性。《成唯释论》卷九解释曰:“真,谓真实,显非虚妄;如,谓如常,表如变易。谓此真如,于一切位,常如其性,故曰真如。”佛教..

[古汉语]真源

[古汉语]太一

[古汉语]太一:【释义】: 亦作“太乙”,即道家所谓的“道”,指宇宙万物的本原、本体。《庄子·天下》:“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成玄英疏:“太者广大之名,一以不二为称。言大道旷荡,无不制围,括囊万有,通而为一,故谓之太一也..

[古汉语]化元

[古汉语]化元:【释义】: 造化的本原。造化,即天地或大自然,亦即客观世界。唐·独孤及《洪都刺史张公遗爱颂序》:“该综六学,大抵以《周易》为师,将探化元,耻观朵颐,隐居南山,盖三十朞。”朵颐(duǒyí),鼓动腮颊,嚼食的样子。朵,用..

[古汉语]玄牝

[古汉语]玄牝:【释义】: 道家指孳生万物的本原,比喻道。《老子》:“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宋·苏辙解:“玄牝之门,言万物自是出也,天地自是生也。”唐·黄滔《课虚责有赋》:“囊括玄牝,箕张混元,暗造无为之域,潜臻不死之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