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亦作“六弢”。
兵书名。分文武虎豹龙犬等六韬,共六卷,旧题周·吕望撰,云是太公兵法。后世用以指称兵法韬略。南朝·宋·谢灵运《撰征赋序》:“法奇于三略,义秘于六韬。”宋·张孝祥《水调歌头、送刘荥父趋朝》词:“金版六韬初试,烟敛山空回,低草见牛羊。”明·汪廷讷《种玉记·荐甥》:“你精三略,谙六韬,养由基穿杨技高。”养由基,古之善射者。
【释义】:
亦作“六弢”。
兵书名。分文武虎豹龙犬等六韬,共六卷,旧题周·吕望撰,云是太公兵法。后世用以指称兵法韬略。南朝·宋·谢灵运《撰征赋序》:“法奇于三略,义秘于六韬。”宋·张孝祥《水调歌头、送刘荥父趋朝》词:“金版六韬初试,烟敛山空回,低草见牛羊。”明·汪廷讷《种玉记·荐甥》:“你精三略,谙六韬,养由基穿杨技高。”养由基,古之善射者。
[古汉语]兵书:【释义】: 古代论述用兵作战、取得胜利的方法和原则的书籍,为古代军事着作的统称,又称兵法。如《孙子》、《吴子》、《司马法》、《六韬》、《尉缭子》、《三略》均为我国古代着名兵书。《汉书·艺文志》:“..
[古汉语]南山寿:【释义】: 亦作“南岳寿”。谓高寿、长寿;祝颂之词。如寿比南山。语出《诗·小雅·天保》:“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孔颖达疏:“天定其基业长久,且又坚固,如南山之寿。”南朝·陈·张正见《御幸乐游苑侍宴》..
[古汉语]布谷:【释义】: 鸟名。属杜鹃科,体形似杜鸟但并非即杜鹃,因形体大,胸部羽纹粗细不一,鸣声不同。杜鹃鸣声为“不如归去”,因又名子归。布谷鸣声恰如其名,又鸣于播种之时,故又鸣催耕。《后汉书·襄楷传》:“臣闻布谷鸣于..
[古汉语]才分:【释义】: 才能;天资。《三国志·魏志·杨俊传》:“俊虽并论文帝、临菑才分所长,不适有所据当,然称临菑犹美,文帝常以恨之。”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附会》:“才分不同,思绪各异。”王国维《人间词话》下:“..
[古汉语]才能:【释义】: 指一个人的知识和能力,即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本领,包括智慧、品德、学识、胆略、气魄、风度、禀赋等多方面的因素。其异名由一些意义相同、相近或相关的单音词,相互交替组合而成。其表述的“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