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博等编着。
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年6月版。42万字。收录具有鲜明地区色彩的词语语汇6000余条。
主要选入一些关东特色浓厚、使用范围广泛的词汇,均标注方音,词目的编排顺序以汉语拼音为准;释义比较准确、简洁、通俗,不用生涩的字、词,做到了口语化、大众化,可使外地读者易于掌握;例句大都是从一些正式出版物中选择的,少数偏僻的词汇,是编者自己创作的。
王博等编着。
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年6月版。42万字。收录具有鲜明地区色彩的词语语汇6000余条。
主要选入一些关东特色浓厚、使用范围广泛的词汇,均标注方音,词目的编排顺序以汉语拼音为准;释义比较准确、简洁、通俗,不用生涩的字、词,做到了口语化、大众化,可使外地读者易于掌握;例句大都是从一些正式出版物中选择的,少数偏僻的词汇,是编者自己创作的。
《中学语文课文研究信息集》:杨易丹等编着。四川教育出版社1987年1月版。400万字。12册。以高中、初中各册语文课本课文为单元,从大量的报刊、图书中收集与课文研究密切相关的资料(特别是1978年以来的研究成果),按资料性..
《大学语文》:徐中玉等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7月版,1988年6月版,1988年7月版。23万字。选收中国古典优秀文学作品87篇、现代文学作品10篇,体裁以散文为主,兼及诗词曲赋。后来的《修订本》及《全国组编本》入选的..
《汉语方言学导论》:游汝杰着。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11月版。18.3万字。对汉语方言学研究的现有成果,加以分析、比较、综合,参酌旧说,创立新见,讨论方言调查、方言地理、方言历史、方言接触、方言比较、方言文学等方面的问..
《论学习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室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年12月版。8万字。采用摘录的方式,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学习语文的言论,以及他们学习和运用语文的经验的记载,按不同内容分类编排,分为掌握语言工..
《谈文言实词活用》:张伯龄编着。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1984年3月版。13.2万字。配合中学文言文教学,着眼于知识的系统化、科学化和文言阅读能力的提高。编写方法是先解说基本概念,然后从语文书中撷取典型例句,加以翻译,在此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