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语言学教研室编。
文字改革出版社1964年5月版。369万字。收入18个方言点的词语材料,即官话方言:北京、济南、沈阳、西安成都、昆明、合肥、扬州;吴方言:苏州、温州;湘方言:长沙;赣方言:南昌;客家方言:梅县;粤方言:广州、阳江;闽方言:厦门、潮州、福州。收词语905条,每条词语,依据各方言的语音系统,用国际音标注音。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语言学教研室编。
文字改革出版社1964年5月版。369万字。收入18个方言点的词语材料,即官话方言:北京、济南、沈阳、西安成都、昆明、合肥、扬州;吴方言:苏州、温州;湘方言:长沙;赣方言:南昌;客家方言:梅县;粤方言:广州、阳江;闽方言:厦门、潮州、福州。收词语905条,每条词语,依据各方言的语音系统,用国际音标注音。
《写作常用字句分类词典》:《写作常用字句分类词典》编写组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8月版。115.8万字。收词目1.8万余条,包括常用的词、惯用语、成语、歇后语、谚语、名言警句和中外格言等。编排为3级分类,先按用途分为“..
《徐州方言志》:李申着。语文出版社1985年12月版。24.8万字。江苏省徐州市方言调查报告。分4部分:语音部分,介绍徐州方言的语音系统,“语音变化”一章还讨论“儿化音变”、“轻声问题”、“声调转换”、“文白异读”等问题..
《北方音·江南音·广州音对照字汇》:倪海曙编。东方书店1951年11月版。3.9万字。旨在帮助非北方话区域的人学习北方话新文字;帮助北方话区域的人学习江南话和广州话的发音及其新文字;帮助识汉字,许多同音的汉字排在一起,只..
《汉语方音字汇》: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语言学教学研究室编。文字改革出版社1962年9月版。671万字。第1版收入17个方言点的字音材料,代表汉语的各大方言。北方话:北京、济南、西安、太原、汉口、成都、扬州;吴方言:苏州..
《常用字笔顺字典》:北京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编。北京教育出版社1992年4月版。10万字。国内第一部完全笔顺字典。以国家语委和国家教委联合发布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的3500字为收字范围,以国家语委和国家新闻..